燕府与渤海,这两个班子能成功全靠朱高煦和朱棣,实际上两个班子内部有实力和才干的并不算多,只是因为搭上了顺风车而得到了旁人一辈子得不到的荣华富贵。

    孙铖一个吏员,当年治理一个辽东的新政都花费了近十年时间才结束入朝,可见他的能力并不算拔尖。

    如今是老人退下养老,新人崛起执政的时代,没有能力的老人如果不主动地急流勇退,那便只有被人强行退下。

    李冕这群人,本就是能力不如地位的人,故此许多大事上根本没有他们的身影,而他们有的不过只是资历。

    利用资历和地位,他们提拔了类似王回、张孟存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人,并以提拔之恩对他们相加要挟,让他们这群人成为自己一群人的傀儡。

    只是类似王回这样通过一轮轮考验并以进士出身成为官员的人,如何甘愿被一群连科举都考不过,只能靠察举制推荐的老人控制呢?

    这次的事情杨士奇看得很清楚,无非就是李冕等人想要利用王回当刀子去江南查案来打击清流,而王回知道自己一旦被当刀子打击了清流,那日后清流报复,李冕等人一定不会救自己,所以他必须得自救。

    他的自救,就是选择投靠皇帝,而皇帝想要的就是解决当下的国债和国库问题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王回这次的抄家才会那么迅猛,才会成效那么快。

    王回如果要顾及同在江南的新政派官员,那肯定是没办法打击所有人,所以他干脆无视了这群人,只为抄家充实国库。

    清流官员见状,当即也开始对新政派的官员暗中调查,甚至收买一些京察官员来反向京察新政派官员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新政派官员落马之人也络绎不绝,而这并非李冕他们想要看到的。

    为了不受李冕等老人的报复和要挟,王回必须得将清流的仇恨转移到李冕等人身上,而他选择了直接对杨士奇下手。

    王回现在的做法,杨士奇虽然官职不如王回,但他在清流之中的地位却与孙铖等同。

    不同的是,孙铖是被架空,而杨士奇则是能在地方源源不断的给清流输血。

    这些年清流之中北方人不断增加,这大部分就是杨士奇的功劳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王回对杨士奇下手,那杨荣、杨溥等人自然不会觉得这种事情是王回能决定的,他们的目光毫无疑问投向了李冕等人。

    这种节骨眼上,自己突然得到了拔擢,而自己的儿子却被论罪。

    杨士奇分析了所有,只觉得当下的局面太过混乱,也并非王回一个人可以搅动。

    真正推波助澜的,是坐在金台之上的那一位。

    这一位想要的,就是借助自己的手把李冕这群人扳倒,换王回、张孟存、徐硕这群人上位。

    他可以自己出手,但他出手的话,那性质就变了……

    利用王回的野心来让新政派内部动乱,然后用自己与清流们解决李冕,而朝廷什么都不用做,就可以在官员们狗咬狗中获得数以百万的巨利。

    杨士奇现在心里渐渐没底了,就那位的手段来说,自己的儿子如果真的没有弄出什么事情,他即便抓到自己的儿子,也不太可能逼自己就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