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像幽州一样,实施摊丁入亩制的田税,严禁土地私有的圈地行为,没有强制服徭役的苛政……

    两相对比,哪怕幽州是边关,要承受着外敌随时会入侵的风险,但跟苛政杂税极重的州城比起来,也要好太多啊!

    等商路相互的更频繁,从幽州派到各州的官吏和管事越来越多,当地百姓对幽州的了解越深。

    知道有哪怕是白丁孩童也能就读的公办小学堂,女子能去学医护,得到像尊重和极高的收入。

    可以学习各种技术的工匠学院;对病人一视同仁的大医馆;服徭役官府不光管饭还发工钱;只要攒够基础工分取得幽州户籍,不光分田地,还给分宅基地……

    等这些消息传遍整个北境的时候,士族再想阻止凌王妃全境实施幽州律,要对抗的就不只是凌王妃一人,而是整个州城的百姓。

    星星之火,可以燎燃。

    沈冬素要一点一点地将百姓心中的勇气点燃,让他们被士族压弯了数百年的腰背挺直,要不费一兵一卒,就让整个北境,臣服于她的治下!

    这是一个长期目标,非一朝一夕能达成。但她有耐心,且有行动力。

    对于薅士族羊毛这件事,她同样是有长期计划的,后世见惯了商家套路的都知道,薅羊毛得一点点来,开始得让对方觉得,是自己占了便宜。

    等你一层层套路上来,把利益套牢了,别说是薅羊毛,就是把羊给剪秃了,他也不敢吱声。

    在薅羊毛这件事情上,凌王妃可以拍着胸口说,她是专业的!

    当然,早期被凌王薅羊毛,她不会承认是那时自己太过无知,只会说,那是她心甘情愿。

    不过沈冬素可没自大到,把这些百年士族老狐狸当傻子对待,相反,跟士族合作的生意,她都很认真地对待着。

    即不能养大某个士族;又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;不能一味打压,得给点甜头吊着;还要让他们为自己挣钱。

    至于某个胆大包天的士族想反抗,那陈琼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……

    因为生辰宴上的议事,以往北境寂静的冬月,随之火热起来。从幽州通往各州城的官道,哪怕是大雪纷飞之际,也能看到马车。

    官道上的积雪每天都有人清扫,载煤炭的车给雪地涂上一条条漆黑的车辙印。

    沈林钟将基地那边库存的一批旧货,全部送到幽州城,也被往来采办年货的商队买完了。

    煤球、铁炉、米粉、糖果、成品棉衣、干海鱼海带、风干肉、香料等等幽州特产,成了整个北境的畅销品。

    因跟西域的商道断了很多年,导致大夏境内的域外香料贵的出奇,且只有士族和勋贵、富商吃得起。

    呃,普通百姓别说香料,一年中有六个月能吃盐的,都是富农。更多的时候只能吃醋布和盐泥。

    沈冬素刚来幽州的时候,就发现有大片大片荒芜的戈壁滩,长着少量的杂草。这个时代的戈壁滩还不像后世那样沙化严重,还是能种一些耐干旱的作物。

    她请姜家商行帮忙,买了很多茴香、紫苏、孜然类香料的种子,直接洒到戈壁滩,什么都不用管,春天撒,秋天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