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,那茶客还未说完,却是面容一怔。竟是不知何时,他的身旁站立着一个年轻的华衣男子,气质非凡,在这小城中,也从未见过这般的人。

    只见这男子嘴角噙着淡笑,几分亲近之意,倒是礼貌之极,没有一丝唐突。行了一礼,便遥指着西面的某座高峰,轻声问道:

    “请问,那便是青冥山么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圣巫教。

    这个名字,自上一次传遍中原修真一界后,短短数月之间,又传遍了俗世中的每一个角落。人人皆知,一个从西疆来的宗教,进入了中原。

    一个宗教的运作,离不开信徒的奉养。

    而一个新教派的崛起,便注定伴随着纷争与杀伐,中原社会历经数千年的演变,如此因利益而起的冲突,谁也避免不了。

    然而离奇的是,中原本土的各宗各门,包括儒道释三家,竟是没有丝毫驱逐之意,反而任其发展,与往常对待新起之门的态度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或许,是因为圣巫教的足迹,还未真正踏足中原要地。并未,对各大宗门的利益造成明显的影响。

    但这般熟视无睹,也已是大大的反常了。

    圣巫教教义,凡信奉巫神者,皆为其子。教主为其子,尊使亦为其子,寻常教众信徒,同样是其最亲密的子民。如此,四海皆一家,无尊无卑,无贵无贱,主仆相亲,君属相爱,同甘共苦,同兴同亡。

    此义,深得中原贫苦之辈尊崇。

    再加上圣巫教兴起之初,为常州子民做过数件利民之举。如此,本还抱有观望之意的常州百姓,渐渐都成了圣巫教忠实的信徒。

    圣巫教的旗帜,不知不觉中,已经稳立在中原的土地上。

    当然,入主中原的大计并非一朝一夕。

    圣巫教似乎也没有急速扩张之意,只在这常州一隅,建立了自己的威望。其余四州、包括岳阳城在内的常州富饶之地,都还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影。有人翘首顾盼,却也有人剑拔弩张。不知,一场变革,正悄然发生着。

    直至最终,还将会有一场决战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面旗帜,迎着微风,徐徐飘扬。

    此刻的青冥山,又经过了一番修缮,变得更加的庄严,一尊巫神像,接受着四方信徒的朝拜,香火不绝。而后山的建筑,也如曾经的仙云岭一般。

    温馨,而安宁。

    “中原修真之道,真是太奇妙了!”

    那临溪而建的吊脚楼中,传出阿罗叶的一声惊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