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分钟后。

    “这就完了?!”莱恩难以置信的声音把室友们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“大晚上的,你搞什么?”对床的室友直接被他吵醒,怨念颇大。

    “抱歉抱歉,是我的错。”莱恩双手合十朝室友赔礼,内心那股震撼又怅然的感觉却久久没有平息。

    刚开始看《忏悔》时,他以为这又是篇“光明文学”,结果越看越不对劲,直到看到结尾。

    一开始他并不明白为什么文者会安排这样一个结局,在他看来,停在好人沉冤得雪、坏人得到报应时就该结束了,就是一篇很不错的“光明文学流派”作品。结果最后又来了一段,把文章的整体感都给破坏掉了。

    但再一细想,莱恩却发现,文者这么安排,恰恰符合逻辑。

    中,反派主人公从小就受到反叛军的“反文学教育”,对文学以及相关的一切深恶痛绝。可以说,他的三观从根本上就与中的语文老师和其他正面角色不同,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扭转过来,真心向老师忏悔?

    所以,主人公的忏悔必定是迷茫的,因为从始至终,就没有人告诉他所谓的“真理”究竟是什么。

    到底是反叛军对文学的痛恨,还是联盟军对文学的推崇?到底是表扬他的校长,还是被他举报的语文老师?

    与诸如“光明文学”之类歌颂光明批判黑暗的作品不同,直到最后,也并没有给出一个“正确”的答案。

    该忏悔的到底是谁?是主人公,是反叛军,还是……

    嘶。

    莱恩不由打了个寒颤,头皮一阵发麻。

    他是文学系的学生,所以会不由自主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来剖析这篇。正因为如此,他越想越是心惊。

    他有一种感觉,这篇想表达的含义,恐怕比它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更深更复杂……

    ***

    莱恩顶着两个大黑眼圈,无精打采地走进爱文社读书会的举办场地。

    “莱恩,你这是怎么了,昨晚没睡好?”正好碰见同系同学也来参加读书会,对方见他精神萎靡,关切问道。

    莱恩重重一叹:“唉,别提了,岂止昨晚没睡好,我连续好几天都没睡好!”

    自从看了《忏悔》以后,莱恩就忍不住去想这本背后的深意。有时候觉得是自己想多了,可能文者只是想标新立异故弄玄虚。有时候他又觉得这的内涵比自己能想到的还要深,创作者实乃神人。

    折磨得他心力交瘁,特别想跟人交流交流。

    今早醒来时,他还一度犹豫,自己到底要不要来参加爱文社的读书会,还是直接睡个回笼觉,养足精神,下午参加博知社关于《忏悔》的读书会。

    最后,他还是抱着支持偶像的精神,挣扎着来了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