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小军一家三口,是九月二十八日到家的。

    李一峰早在几天前,已把老大李不偷叫回老家。

    李不偷已经退休在家。除清明,冬至这两个节气回老家上祖坟外,平时已很少回来。

    老家的车骑山虽说风景秀美,交通也已十分便捷,总因家乡少了直系亲属,从而家乡变成了故乡。

    作为不氏四兄弟的老大,三弟不赌的遗孀改嫁,他是必须得回来。

    他已知道李一峰的近况。

    在一峰毛坯别墅里,李不偷与一峰唏嘘一番后,别无他言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接近老年人了,有些话不用再多讲,一个小小的举动,都足以说明一切。

    所以他直接说“小峰,你说巧巧与老刀的事,我侄儿小军全力支持的吗?”

    他比小锉刀年纪大,年纪轻时,就是他们这批人,取出小锉刀这么个绰号的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道理的渐懂,知道了毛竹有上下节。所以老大不好意思叫叔,就用“老刀″这称呼替代。

    一峰说“这个还用多说?现在的年轻人,思想境界自然比我们这辈人要高端开明。”

    老大说“只要小军没想法,我自然是高兴。”

    一峰说“老大哥,我电话给你的目的,是跟你商量一下,要弄几桌酒的事。我想两桌总归要有。巧巧是规矩人,她心里还是只有我嘟哥一个人的,她说她不要去领证,两个人合得来就过,合不来就散。”

    老大说“那老刀的意思呢?”

    一峰笑着说“老刀是只要能让他与巧巧过日子,凡事由我说了算。所以我想场面不要弄得太大,但也不能一点影响都没有。那样的话。老百姓要出闲话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小峰,我听你安排。”

    李不偷从来没对李一峰的失败点评过什么,他仍象几十年前一样的欣赏他,对他的安排毫无异议。

    这让李一峰感激在心。

    这些年,他虽极少主动与村里乡亲交往,而热情的乡亲们,却是常常会在一峰别墅外探头探脑的张望。

    前面说过,李一峰的别墅只是关门落锁的毛坯房,宽大的落地窗茶色的玻璃,站在窗前,屋里的一切双目了然。

    所以等乡亲这样的在张望了,一峰只能打开门请他她们进屋里坐。

    于是乎村民们说什么都有。

    李一峰却什么都不计较。

    社会很现实。